公司职位等级的划分,最常见的,就是员工、主管、经理、总监、副经理和总经理一共6个职级。
当然,这通常是在一些规模相对没有那么大,业务线也比较单一的企业。
在业务规模较大、业务线比较多,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有一定沉淀和积累的大中型企业,对职位等级的划分,通常会更加体系化、划分得也会更加细致,用专业术语来说,一般叫职级体系。
在每个序列里,又会分为不同的等级,比如m1、m2、m3、m4和m5,如果简单关联,你可以将m1理解为是主管级,m2理解为是经理级,m3理解为是总监级,m4理解为是副总级,m5理解为是总经理。
也有的公司,会将专业序列(p)和技术序列(t)合并,统称为专业序列(p)。
专业序列(p)一般是指除了管理人员、技术人员之外的其它部门所属的序列,包括人力资源、财务、法务等部门。
技术序列(t)和专业序列(p)跟管理序列(m)一样,也会被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,在实践中,一般以5到7个等级居多。
由此,我们也可以明显地感受到:
在以不同岗位序列划分的职级体系下,员工的发展空间和晋升通道大大提升了。
在传统员工到主管、再到经理的晋升路径下,公司整个的职级体系就是一个金字塔结构,绝大多数职场人,注定都只能是员工;
更可怕的是,不管你积攒了多少年的工作经验,工作技能各方面都远超刚毕业的新员工,只要是未能晋升到更高的管理级别,就永远只能拿员工这个职级的工资,享受员工这个职级的福利待遇,以及各种隐形的信息权限(比如,公司一些重要的会议、邮件等,只发送管理层)、话语权(比如,只有管理层才能够参加相关的会议,提自己的建议),等等。
而在新的职级体系下,技术序列(t)和专业序列(p)较高的职级,跟管理序列较高的职级是对等的,比如,t3和m1是同级的,那就意味着,t3和m1拥有相同区间范围的工资待遇、拥有同样的福利待遇,相互之间还可以进行职位的转换。
这样的设置,也才是更加符合信息时代的用人要求。区别于工业时代,信息时代公司的员工,都是知识型、技能型的,他们才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。
由此,我们也可以知道,用更加科学、合理的方法设计出的职级体系,是更符合未来趋势的一种管理工具。
让为公司发展同样做出巨大贡献的知识、技能型员工,也在名分荣誉上、薪资待遇上得到应有的尊重,这样才有可能留住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。
我是有余姐,10多年上市公司hr,专注分享求职面试、职业发展实用干货。关注,一起成长为更具选择权的职场人。